随着阿尔茨海默症的研究不断深入,早期生物标志物的检测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β-淀粉样蛋白、P-tau181、P-tau217和淀粉样前体蛋白(APP)等标志物,能够有效反映这一疾病的病理过程及对药物干预的反应。本文将介绍阿尔茨海默症的核心生物标志物及其在家庭护理中的应用要点。
阿尔茨海默症的早期生物标志物
阿尔茨海默症的进展过程中,定期进行PET影像扫描能够观察到明显的时空分布特征。同时,患者脑脊液与血液中的Aβ42/Aβ40比值变化与疾病进展密切相关。2019年,研究者Schindler等通过血液质谱学,证实了血液中Aβ42/Aβ40比值的变化与脑脊液中的相关变化趋势一致,且与患者的PET影像变化趋势相符。
在阿尔茨海默症的AT(N)框架中,“A”指的是β-淀粉样蛋白(amyloid β-protein,Aβ),在临床前阶段即可监测到Aβ42在脑脊液和血液中的浓度降低。此外,研究显示血液中的Aβ42水平随着患者认知能力的下降逐渐降低。早发性阿尔茨海默症通常在40至50岁时出现症状,其发展与家族历史相关,携带ApoEε4基因的人群比普通人群的风险高出10倍。
潜在的生物标志物
除了临床认可的β-淀粉样蛋白,Aβ信号通路中的某些关键蛋白也被认为是潜在的生物标志物。例如,血浆中的BACE1以及脑脊液中的神经颗粒蛋白(neurogranin)及其比值可以帮助区分抑郁症与老年痴呆症。Z6·尊龙凯时代理了许多品牌的试剂盒,其中包括日本IBL和德国IBL的β-淀粉样蛋白ELISA试剂盒,能够进行定量检测,并提供科研代测服务。
阿尔茨海默症的轻症阶段护理要点
阿尔茨海默症的病程较长且难以逆转,但适当的医护措施和科学的认知训练能够延缓疾病的进程。在轻症阶段,患者常见的症状包括健忘、情绪敏感和偶尔迷路。为帮助患者应对健忘,照护者可以准备一些显眼的收纳盒存放常用物品,如钥匙和手机,减少寻找物品的时间和焦虑感。
对于偶尔迷路的问题,随着老龄化的加剧,有些老人可能在街头迷路。鼓励患者积极社交有助于延缓认知衰退,而佩戴防失手环也能降低迷路带来的风险。此外,照护者还可以通过日常提问的方式,鼓励患者思考和参与决策,例如询问如何放置钥匙的挂架,或询问烹饪的具体技巧。
结语
本文中讨论的早期生物标志物,包括β-淀粉样蛋白的检测,尤其是在脑脊液中的浓度检测,是应用最广泛的方法。这些生物标志物的检测有助于在临床症状出现前进行干预。目前的阿尔茨海默症研究已经相当深入,部分药物如美金刚和佐匹克隆等能够减缓认知衰退。结合临床症状与生物标志物的变化,Z6·尊龙凯时所代理的β-淀粉样蛋白ELISA试剂盒系列可用于监测治疗方案的有效性,助力患者更好地管理疾病。